航运业作为现代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象征,自古以来在世界各国经济与军事实力的提升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早期,英国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贸易联系成为推动其航运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哈利勒曾提到,英国航运业的最初动力来源于“黎凡特地区”。这一地区的贸易不仅增强了英国的海上竞争力,也促使其航运业逐渐走向成熟。
在14世纪末期,英国的航运业情况已初具规模。根据当时的统计,英国拥有约700艘船只,约14,151名水手。每艘船的平均船员大约为20人左右,而船只的载重一般在200到300吨之间。到了亨利五世时期,英国海上力量进一步壮大。那时,拥有300—1000吨的大船数量达到了14艘,中型船只10艘,小型船只则有14艘。这一时期,英国航运业达到了一个重要的高峰。然而,随着玫瑰战争的爆发和国内政局的动荡,英国的航运发展遭遇了不小的阻力。此后,随着都铎王朝的统治,航运事业逐渐被提上日程,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亨利七世即位后,便在首年推出了一项重要法案,鼓励民间造船业的发展,并通过发放资金补助,激励船主建造更多的船只。这项政策为日后皇家海军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亨利八世进一步推动了皇家海军的建设,他不仅加强了英国的海上战力,也促进了航运业的繁荣。到1545年,英国已经拥有了包括一艘1200吨的大船,8艘500—900吨的船只,以及13艘400—450吨的船只,船只大多数为装备武器的商船,主要用于租赁给商人。这一时期的船只大大增强了英国海上经济的竞争力。
展开剩余77%然而,进入爱德华六世和玛丽一世统治时期,英国航运业的进展放缓,甚至有研究指出,这一阶段的航运事业存在一定的衰退。直到伊丽莎白一世继位,她继承了大约25艘船只,并继续通过补助金政策支持造船业,推动了船只的现代化改革。1569年,她任命霍金斯为海上事务委员会顾问,霍金斯随后改革了海军的战术,并设计出适合远洋航行的新型战船,这些船只配备了射速快、反冲力小、射程远的新型火炮,为英国航运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570年到1587年间,英国建造了25艘这种新型的远洋航行船只,极大地增强了英国的海上力量。158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当时英国拥有不超过250艘80吨以上的船只,其中200吨以上的船只不到20艘。更为值得注意的是,英国航运业的增强并不仅限于皇家海军的战舰数量,实际上,民间造船业也有了显著增长,武装商船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这些武装商船平时主要用于海外贸易,而在战争时期则充当国家海军的储备力量。
1580年,英国与奥斯曼帝国签署贸易协议后,英国商船便定期往返于地中海。这一阶段,由于庞大的贸易需求以及一系列奖励措施的执行,英国船只的数量在伊丽莎白统治中期迅速增长,到1629年,船只总数已是1582年的两倍,200吨以上的船只有大约150艘。斯图亚特时期,随着东印度公司的成立,英国又开始建造了一些500吨以上的大型商船,1610年,甚至出现了1000吨级的巨型货船。尽管如此,100吨以下的小型船只依然占据着英国海上贸易的主力地位。
16世纪80、90年代,地中海地区的海上竞争逐渐转变为海上掠夺。英国海军通过官方委任状支持私掠船活动,这些私掠船成为了英国扩展海上利益的重要工具。即便是伊丽莎白女王本人,也投资了若干私掠船。随着英国私掠船的扩展,西班牙和威尼斯等地中海强国逐渐陷入衰退,甚至在1588年,英国成功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伊丽莎白便放弃了防御政策,开始大力支持反西班牙的私掠活动。
从1588到1591年,英国的私掠船为其带来了约40万英镑的收益,占当时英国进口金额的10%—15%。私掠船的成功,促使英国逐渐取代西班牙、威尼斯在地中海的主导地位,也使英国在伊斯坦布尔的声望大幅提升。地中海的航运活动涉及到复杂的商业与军事利益,而当时威尼斯与西班牙所拥有的大型帆船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一需求。根据布罗代尔的研究,在15到17世纪,地中海的航运逐渐呈现出大吨位船只与小吨位船只交替兴盛的格局。
进入16世纪中叶,地中海开始逐渐出现小船与大船共存的局面。在此过程中,中小型船只凭借其速度快、成本低、机动性强的特点,逐渐取代了大船的主导地位。英国通过鼓励商船武装化,发展出了这一新型的小型船只。尤其在16世纪末期,英国海盗的活动大多由这些小型船只执行,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时,英国海军的装备依然是这些轻型帆船。
英国的海盗活动,也促进了地中海和大西洋航运的安全。1600年,黎凡特公司旗下的船只仍以小船为主。小船相比大船的优势在于,它们能够快速装载货物,不必像大船那样等船舱填满;而且相对便宜,小船的损失较小,即使遭遇危险,也不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小船在地中海的普及,为英国的商贸活动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到17世纪初,英国的航运实力已经远远超越了其他国家。1604年,英西战争结束后,英国的船只不仅仅用于西欧的货物运输,还在地中海扮演了重要角色。到17世纪20年代,英国的船只在地中海东部地区的地位愈加重要,威尼斯商人甚至开始租借英国的船只。英国船只以其强大的防御能力赢得了商人的青睐,成为保证货物安全的首选。
以黎凡特公司为例,公司的船只通常装备精良,对装载的货物有严格要求,不会装载影响航行或作战的物品。因此,英国的船只在从埃及到伊斯坦布尔的航线上深受商人的青睐。英国船长和水手通过帮助朝圣者也建立了广泛的人脉网络,为后来的英国船只在地中海的航行提供了更多便利。例如,1603年,“特罗扬”号的船长亨利·廷伯莱克便成功运送了300多名朝圣者,为解救被奴役的英国人提供了重要支持。
发布于:天津市富灯网配资-富灯网配资官网-日照股票配资-股票配资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